2024年2月25日星期日

前程錦繡1975 10 20 30 50

日劇「前程錦繡」,日本原名是「俺たちの旅」,中文翻譯是「我們的旅程」(俺たちの旅)。




前程錦繡是1975年日本電視台電視劇,講述3個日本青年人在1970年代日本社會生活奮鬥的故事。前程錦繡是一套勵志劇,主題歌「俺たちの旅」及插曲 「ただお前がいい 」由中村雅俊主唱。1985年、1995年、2003年三度播放特別篇。中文版的主題曲「前程錦繡」,由羅文主唱,歌詞有「小小苦楚等於激勵 等於苦海翻細浪,藉著毅力 恃我志氣 總要步步前望」,說出了人生的起落,要有勇氣和毅力就可以渡過。歌詞由盧國沾填詞。

配音版的「前程錦繡」是1977年在無線播出,到了1995年,又轉了在亞洲電視播出。

主角中村雅俊飾演津村浩介,劇中叫「炮杖頸」浩介、當時由盧國雄配音。
田中健飾演中谷隆夫,劇中叫「唔中用」池勇、「又遲又無用」。
津坂匡章飾演熊澤伸六,劇中叫「咪嚒六」申六,是較年長的學兄。
森川正太飾演濱田大造(2020年因胃癌去世)


金沢碧飾演山下洋子,是浩介和池勇的共同戀人。
上村香子飾演竹內紀子,是申六的太太。
岡田奈奈飾演中谷真弓,幾乎忘記了這角色,原來是小學妹,也是池勇的妹妹。。

除了難忘的主題曲和片尾曲,仍有印像的是「包攪掂公司」﹙也曾是自己的理想職業﹚,洋子在第一集的更衣片段,TVB版本好像是部份刪除了,後來在 ATV版本才看到較完整的這幕戲。還有三人恭敬地向長輩鞠躬,也有三人騎膊馬。

在日本,于1985年、1995年、2003年三度推出特別篇。

十週年聚會(1985)
 圖片來自 日々の記録
2012-09-24
俺たちの旅 十年後の再会  1985


故事的場景從「井之頭公園」開始,講浩介、申六、池勇三人的死黨瘦仔大造﹙己經變大隻仔﹚帶同女友到公園細說往事,拜訪伸六和紀子的屋企,中段小學妹真弓出現和浩介見面,最後洋子在車站迴避了浩介,結尾浩介、申六捉著池勇回家。上面劇情全部單靠看畫面,影片是日語對白無字幕。


二十年的選擇(1995)
 
圖片來自 俺たちの旅 二十年目の選択 [DVD](日本)|売買されたオークション情報 

故事的場景從機場開始,講池勇回日本遇到洋子,伸六就在「井之頭公園」和女兒說話,中段瘦仔大造和小學妹真弓與池勇見面,小學妹真弓好像有了個小孩,從邁阿密回來,浩介好像和一位單親媽媽有一段情,劇中再提十年前浩介、申六捉著池勇回家的往事,想必池勇己有家庭。最後,浩介和伸六紀子兩夫婦還有二人的兩孩子在機場道別,浩介選擇離開了單親媽媽和洋子,結尾浩介登上飛機,看到池勇參選的報導,而眾人則分別仰望藍天。這些劇情都是單靠看畫面理解。


三十年的命運(2003)

 
圖片來自 Amazon.co.jp Amazon | 俺たちの旅 三十年目の運命 [DVD] -TVドラマ


油管上相關視頻片段在影片開場加上了「50年特別版」字幕,難道還會有新作?1975年的50年後,應該是在2025年。


故事場景仍是從「井之頭公園」開始,伸六和瘦仔大造見面,原來伸六的太太紀子己經成了女強人,伸六好像不習慣,瘦仔大造後來和美麗的女友離去。
伸六坐上了池勇的車,下車時落雨,小學妹真弓駕車來到,後來浩介、池勇、伸六在漁港見面傾談。背景地點轉了去德島,「20年的選擇」中單親媽媽再出場,另一位白衣女郎出現,看來是浩介的舊情人。池勇收到了壞消息,轉告了浩介,應該是洋子去世了。跟著是浩介、池勇、伸六三人追趕著離去的列車,為白衣女郎送上玫瑰花。最後情節是浩介、池勇、伸六三人到了紀子工作的大樓,伸六抱著紀子,池勇上班去,浩介就走到「井之頭公園」,熟悉的歌曲前奏響起,劇终。

前程錦繡劇中當年的美少女岡田奈奈,在三十年的命運中都變了大媽級。其餘男角也變了大大叔,甚至是爺爺了。

三十年的命運(2003)影片有以下留言:
記得小時候看這部劇,一個人從滋賀到井之頭公園旅行﹙5個月前留言﹚

我再一次被小時候看過的這部劇感動得熱淚盈眶。 我真的很高興能夠在我的生活中遇到這部戲劇。﹙5個月前留言﹚

真懷念啊!我也64歲了。 青春劇都不錯。 它讓我想起了我的青春。 你好,卡爾助 - 什麼都做的公司﹙包攪掂公司﹚, 我記得。﹙3個月前留言﹚

我簡直無法停止哭泣…﹙1個月前留言﹚

今年2023年,我希望看到中村正俊、田中健、秋野大作和岡田奈奈實現我們成立50週年的夢想。 森川翔太被列入惡魔名單﹙離世﹚,我祈禱他安息。 我想請求日本電視台讓這一切成為現實。﹙1年前留言﹚

香港旅遊達人 Roger Wu 胡慧冲 之 「泰友-瀛 - 15年再會之尋找昔日《前程錦繡》的足跡 ~」




影片向「前程錦繡」致敬,和介紹了劇中常常出現的場景,「井之頭公園」。




2024年2月21日星期三

啟德竹棚19樓飛墜

昨天(20日)下午有一宗新聞,涉及在啟德的一個住宅項目「澐璟」地盤,據悉有一幅大型棚架突然倒塌,造成2死3傷。

 
圖片來自星島



有報導說及竹棚工職公會理事長提出,相似意外事件在過去亦有發生,多數涉及棚架缺少連牆器。連牆器亦有可能在其他工程期間被移走。


 
上圖來自「竹棚架設計及搭建指引 」,展示 雙行竹棚架的連牆器和斜柵的詳細構 形


當時一名女工在19樓外牆懸空式棚架(俗稱飛棚)上,進行鋁板及玻璃工作時,棚架突然坍塌,女工隨棚架飛墮而下,壓中地面4名工友,其中兩人重傷不治。據悉,在棚架上的女工有戴安全帶。

首先,意外出現的原因,多數是複合性,極少是單一錯漏造成。
意外時間發生在長假期後,其實早有研究指出,就以心理角度而言,假期前後都是意外高危期。加上長假中環境可能有變,所以開工就會出現問題。

女工有戴安全帶,但仍隨棚架飛墮而下,就要考慮固定安全帶的牢固點是否真正獨立,而又可否不受棚架牽繫到,換句話說,即是當棚架意外下墜時,會否有部份支架會把工人一齊扯下呢?這些其實關係到工人在掛上
安全帶時,是否有考慮過安全帶會否和竹棚是纏繞在一起呢?其實這點並不是一句「高掛低用」能包括的。

 
上文截圖來自「竹棚架設計及搭建指引 」


連牆器(俗稱“拉掹”)主要是抵禦側向拉力。事件中是因側向拉力而引起?還是「鑽入式錨栓」(俗稱『鑽牆窿』)或是「鐵托架(俗稱『狗臂架』)有問題呢?


下面分享一些高空工作意外的片段:

 
影片來自抖音,內容可能引起不安。

感覺工業安全的宣傳是足夠的,指引也齊全,但安全技術和工人本身的安全意識是否足夠呢?










2024年2月18日星期日

從航母黑科技到三體

2018年09月25日,兩架美國的F-35B隱形戰機降落在英國航空母艦伊利沙伯女王號上。這不但是該艦服役以來『首次有戰機降落』,更是英國皇家海軍相隔長達8年後,才有噴射戰機在航母甲板出現。

英國航母伊利沙伯女王號沒有彈射起飛器,也沒有降落的攔阻索,所以只能搭載具備短距離起飛及垂直降落能力美制的F-35B戰機,沒寫錯,是美制戰機,媒體指出這是英國航空母艦與美國的F-35B隱形戰機的成功『合體』。

簡單的說,英國就是沒有攔阻索,只好使用『盟國』的戰機,對作戰距離低,搭載彈藥少的垂直升降戰機,造價高昂的選擇作出妥協。

 
圖片來自中國國情「世界上最貴的繩子 航母艦載機攔阻索」


中國有了航母,究竟艦上有沒有自家的攔阻索呢?網上有這個說法:



150萬美元一條的航母用降落攔阻索,中國巨力有售。2012年,裝載自家制的國產航母阻攔索的遼寧號航母著艦成功出航。網上也有說法事實並非如此戲劇性,但自家制成的這部份就千真萬確。美國又怎麼會向中國提供攔阻索呢?

攔阻索的成功,就好像人造衛星,登月,大飛機,都是中國人一步一腳印地自研發展的成果。

有關航母用降落攔阻索,可看這篇「世界上最貴的繩子 航母艦載機攔阻索

近日看完了內地很火的,叫做『三體』的科幻劇集﹙油管上有全劇影片和大量評論﹚,故事尾段,講及人類要抵禦先進外星人的侵略,面對相差上幾十代的科技水平,就令到地球上的科學家十分沮喪,但故事中巧妙地帶出了只要人類有更高的思想水平,即使處於一個較低的科技水平上,仍是有機會可以處於不敗的局面。簡單的說,就是要有不屈不撓的決心和毅力,就必定成功。

美國以全國之力,再加上日韓歐洲英國加拿大等等數不清的大國,對華為這一間中國公司作出全方位的逼迫和制栽,幾年過了,經歷了大大少少的負面輿論,以至法律上,商業上,要員人身上的攻擊,華為沒有被迫結業,反而自強不息,自行研發出先進的手機芯片,一下只從落後幾代的芯片技術追了回來,實在令人驚嘆不已。

從中國人多年前發射人造衛星,到近日華為芯片的研發,不就是『三體』故事中,以弱禦強的現實版嗎!

也証實了不屈不撓的決心與毅力之重要性,香港要攪好經濟,也是一樣。







2024年2月16日星期五

從香港仔到九龍城

香港近日推動消費和旅遊,最早推出的「夜繽紛」,演變到「日夜繽紛」,「廟街夜市」,到剛結朿的「林村許願夜」,成效應該是有的,正如有商人說,若只等客人自發消費,總不如搞下主題活動,吸引客人到主題地點逛逛。攪活動才可以創造機會,只靠守株待兔就連機會也沒有。

有評論說分散式的活動難以促進持續性,也沒有相關的吸引力把客人帶到鄰區,所以要打做一個可以代表香港的大主題,從中包括多項關連景點或活動,才造就多個參觀和消費機會。

究竟香港過去有沒有成功例子,可供參考呢?感覺上「香港仔」,不就是個好地方嗎!香港仔有舊造船廠及太白海鮮舫可以打卡,有登上由以往漁民居所改造成的海上博物館「曬家艇」,還有舢舨上即叫即整的特色「艇仔粉」。




 
圖片來自點新聞

既然有香港仔,當然有九龍仔,還有「小泰國」之稱的九龍城,1970年代,香港經濟蓬勃,吸引了許多泰華家庭來此尋找機遇,他們選擇住在九龍城,到了1990年代,政府對中環進行了舊區重建,令到有更多原本在中環開鋪的泰國移民搬遷至九龍城。早幾年有美味的泰國菜,近年更有「潑水節」。

 
圖片來自香港01

 
圖片來自香港旅遊發展局

九龍城有九龍寨城古跡公園,有宋王臺,還有近年出土的龍津石橋。在2008年3月,政府在啟德機場原址發現龍津石橋,整個遺蹟包括龍津橋、上下船平臺、碼頭石墩、接官亭等。古跡地點將會興建「啟德龍津石橋保育長廊」,預定竣工日期是2025-26。


「龍津石橋」,早就化身成為啟德郵輪碼頭;再一次成為交通要塞。

希望有關團體,能夠把這些旅遊景點串聯好,造就到更多經濟效益。






2024年2月12日星期一

試下整糕 後篇- 再戰蘿蔔糕馬蹄糕篇

上次講到蘿蔔糕第一試,以「散哂」作結,今次繼續講。

蘿蔔糕第二試,改用全圓邊「無Deep V」的「重裝大鍋」去蒸。撈粉方式改為「熱鍋蘿蔔全落料漸加漿」的包保煮熟的方法。先把炒過的臘味料和一部份粉漿加入熱鍋上的蘿蔔絲,一路加粉漿一路攪,直到全部粉漿倒入,再攪一陣,糕的顏色變深,卒之發覺倒唔出,改用木匙剷過去糕盤,再細心撥平表面,蒸一小時成形。開蓋時有極佳臘味香氣出現,只是顏色較深。



試煎,切片無問題,煎好雖然仍有煎散的毛病,但入口臘味香濃,蘿蔔味也足夠。算有69分喇。

決戰馬蹄糕
材料自批皮馬蹄,要蒸好,個人喜歡較爽較硬身的馬蹄肉。馬蹄粉$50一盒,超市有售,粉和水比例是1:4。再用「熱鍋手攪粉漿」方法,一路攪一路觀察,會看到粉漿開始有一絲絲的糕絲出現,加馬蹄肉,留意糕絲情況,可以倒入糕盤,如果驚唔熟就煮耐少少,糕絲會大量出現,甚至全底糕會半成形,此時是最後倒入糕盤的機會。蒸25分鐘。又算成功。




其實整糕是一個結合物理和化學的實驗,以前做實驗要好小心,方法不當就糟糕了。而整糕就是我做實驗的延續,整糕失敗,才是真正的糟糕!哈哈!


祝大家龍馬精神!步步高陞!甜甜蜜蜜!馬到功成!身體健康!



2024年2月11日星期日

試下整糕 - 蘿蔔糕篇

先試整蘿蔔糕




時間在過年前的好多好多日,大把時間,一條蘿蔔$4,粘米粉$7,屋企糧倉有東菇蝦米臘腸,還有乾瑤柱。用的方法是Ricky san 的「蒸好」的「蘿蔔條撞粉槳」的方法。水,粉,蘿蔔比例是大約400:200:800。用左個深邊的圓鍋加水,蓋上原有玻璃蓋蒸,蒸了50分鐘。




結果是:成到形,雪好後切開打算煎,一切落去,發覺散開,臘味不算大粒,排除了大粒野阻刀切的假設,試食發覺入口有少許糊口感覺。刀切就大部份都切片失敗,近邊位較好,近中較散。食時加辣加豉油助味,臘味可以。卒之食左幾日才銷完。

試後檢討:有時間就諗下原因,多天思考,卒之斷﹙估﹚定是因圓鍋兩邊有V形鈄口倒水位,即使蓋上玻璃蓋仍有大罅,蒸氣大量逃出,即使蒸了50分鐘都唔到足夠溫度。





到第一輪失敗的蘿蔔糕完全消化後,重整旗鼓,再試第二輪。

網上有人說用日本蘿蔔,即是「大根」去整蘿蔔糕更有風味,所以花$15買了一條試食,確定是否適合個人口味,發覺味似青蘿蔔,都係唔好要來整糕,以免別人誤以為我用了青蘿蔔做糕。所以決定用番傳統中式蘿蔔。

時間已近新年,蘿蔔更靚,又肥又白近透明,今次$6,上次啲粉有剩,唔使買,照舊東菇蝦米臘腸乾瑤柱。其實好想加啲臘肉,但一定用唔曬,以免日後有排食,決定維持「原判」唔加臘肉。

精高的工具改用全圓邊無deep V,非人體工學設計,近中古年代的大圓鍋連蓋,作為最後一擊的重裝武器。



.......








2024年2月6日星期二

點解會咁突然

2月2日,河國榮被發現在西貢一村屋內燒炭輕生,終年58歲。

2月3日,鄭啟泰上周六驚傳死訊,終年56歲。

圖片來自明報

圖片來自Yahoo 娛樂圈

早前有周海媚,與及柳姓記者離世,近日再有上面所提兩位離世。覺得十分可惜。

有點巧合,河國榮和鄭啟泰都有參演《疊影狙擊》,劇中鄭啟泰飾演新加坡特警,而河國榮則飾演新加坡法醫。

印像中河國榮在影片劇集中,總是位操得一口流利廣東話的外藉督察,而鄭啟泰,就是愛回家劇集中的一個角色。

河國榮是澳洲人,本名是Gregory Charles Rivers,他的中文名,順理成章,就是「河」,學中文歌的他,那次他唱了張國榮那首《Monica》,加起來就是「河國榮」。

鄭啟泰在愛回家劇集中叫蔣金,是成功商人,追求Mia。角色討好!

圖片來自TVB

現實中鄭啟泰剛和女友傳出婚訊。事發後電視訪問鄭啟泰的女友王雁芝,她表示鄭啟泰是個正面的人,短短數十年的人生也活得有意義和精彩,叫觀眾釋懷。

「56年嘅人生係好圓滿、好光輝,帶咗好多歡樂畀大家,無悔㗎。」

希望圓滿,光輝,釋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