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8月31日星期日

中國抗戰勝利日在9月3日

9月來臨,今天聊聊一個特別重要的日子──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,為什麼是9月3日,而不是大家可能更熟悉的8月15日呢?


 
首先,8月15日確實是個重要的日子。 1945年的這一天,日本天皇透過廣播發表了《終戰詔書》,說要停止一切軍事行動。 但大家知道嗎? 這份詔書裡,日本可沒說「投降」這兩個字哦,甚至對他們的侵略歷史啥都沒反思,就好像只是覺得「哎呀,這仗打不下去啦」。 而且那時候,中國戰場上還有一些日軍在繼續搗亂呢,直到8月下旬,一些地方的戰鬥才慢慢停下來。 所以呀,8月15日只是一個勝利的訊號,但不是戰爭真正的結束哦。
 
然後呢,到了9月2日,這一天就超關鍵啦! 在東京灣的美國「密蘇裡號」戰艦上,日本的外相重光葵、陸軍參謀長梅津美治郎代表日本政府和軍方,正式簽署了《日本投降書》。 這意味著日本正式承認失敗,向同盟國無條件投降啦! 中國代表徐永昌將軍也在上面簽了字呢。 這才是二戰和中國抗日戰爭正式結束的法律標誌,就是說從法律上,日本徹底輸啦,中國14年的浴血奮戰終於有了一個正式的結果。

 
那為什麼中國的抗戰勝利紀念日是9月3日呢? 其實早在1945年9月3日,當時國民政府就宣布這一天為「中國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」了。 後來新中國成立後,1951年,政務院也發文,把9月3日定為抗戰勝利紀念日。 到了2014年,全國人大常委會也通過了決議,正式把9月3日確定為「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」。
 
 所以把9月3日定為抗戰勝利紀念日,可不是隨便選的,它代表著中國從戰爭停止到真正取得法理勝利的整個過程。 咱們紀念的,不僅是日本的「終戰」,更是中華民族用3500萬同胞的傷亡換來的、被全世界都認可的正義的勝利。
 
我們現在生活在和平年代,可能很難想像當年戰爭的殘酷。 但記住這些歷史,記住9月3日這個日子,就是記住先輩們的努力和犧牲,也是為了讓我們更加珍惜現在的和平,一起努力保護和平!

這張照片是1942年1月初第一批文化界人士到達寶安白石龍村的合影,反映了香港在營救文化界人士支援抗戰方面的貢獻。

港九大隊遊擊隊員 :圖為手持駁殼手槍的一名港九大隊遊擊隊員,港九大隊在香港淪陷後積極開展抗日鬥爭,是香港支援抗日的重要武裝力量。

沒有留言:

發佈留言